The Reality Never Real | 設計的術與道

引言引言

過去的一年,在學習設計上的投入,更像一種訓練。

從最簡單的紙上畫線開始,徒手裁紙,一點點描字體。好像小時候老師一定要我們鉛筆寫作業,在燈下一刀刀削出狗啃一樣的筆頭,又總是沒寫幾下就禿了。

直到有一天,看著自己畫的字體,突然覺得這個 "B" 挺著一個心情挺好的肚子在遙遠的對面跟我 say hi。我好像瞭解了另一套語言和另一個空間的平衡性,一種「用手去品味」的表達,在不斷 "learning by doing, doing by learning" 的過程中,去尋找新的感悟。

一開始,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做設計,只好用自己一貫的笨辦法:從書本理論里瞭解「做什麼」,再思考實際中的「怎麼做」。所以這個專欄從2019年開始,每月都會有一到兩期,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學習中對理論和實踐的一些摸索與思考,同時也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設計師朋友們來談談屬於他們的故事。

管中窺豹,只望給在設計路上一起踽踽獨行的大家一些可共同切磋的話題。

01

我們生活在一個特別快速的時代。

快到常常已經在奔跑的路上,但尚未知道自己在這條跑道上追逐什麼。

今年的Adobe Max創新大會,好像掀起了一場設計界的「工業革命」。完全驗證了Shantanu Narayen的開場語:

"You’ll hear from some of the world’s brightest and most creative luminaries. "
( "你接下來聽到的,都來自世界上最聰明,最有前瞻性先行者的聲音。")

這個「先行者」的概念不僅僅指那些在台上自豪地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者,還包括因為AI功能從「工具」一躍成為設計「執行者」的Adobe的軟件。一朝間,自己苦練多年的技能被AI超越指日可待,多少設計師深感「出師未捷身先死」。這種能力假象的破滅,迫使我們直面一個問題:什麼是「設計之道」。

02

視覺表達:「視」的可複製性和「覺」的獨特性

設計師的獨特性,來自於他平凡而自我的覺察。

我們正處於一個智能表達的世界。從人類過去那些經歷來看,每一次表現方式的進步,不論是技術還是手法,都源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在不斷地變得深刻和複雜。我們需要「新」的途徑,去更好地表達這些「新」認知,從而構成了「認知提煉-視覺表達-人為工作-技術執行」這種循環。比如說,從繪畫到攝影,進而再到AR和VR。這個循環體現了兩種發展模式:一是「認知視覺化」的過程,當視覺的記錄作用大於表現意義的時候,技術成為了更有效的表達者;二是當某種視覺的表達方式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,成為一種可被公式化的視覺語言時,不僅能被技術所執行,同時得益於技術所擁有人類不具備的能力,從而獲得更多的延展空間。

念傳播學時常被耳提面命的McLuhan理論,他認為一切媒介都是人體的延伸。「視」是在表達我們「覺」的體驗和感悟,所以當「視」具有越高的真實性就越具有可複製性。而「覺」更是現實世界的反射和我們內心投射相互參雜的結合體,是認知系統運作後的產物。各種無法預估的聯結和衝突都會改變我們所看到的影像,這種獨特性讓人類成為唯一的編碼者,真相和想象不斷相互影響轉變。相比於真實性,這種不斷的變化發展,更是決定我們是否有多樣化和延續性認知的關鍵。

相比於如何表達,設計關注的第一層含義也許是「表達什麼」。把視覺和外觀表達的工作交付給不斷發展的科技,而把這種內在秩序的建立和趨勢的輸出,留為設計需要面對的任務。

Denis Kozlvo是一個捷克的藝術家,他一直通過程序性系統開發,來研究人類在表現視覺藝術方面的可能性。他建立了一套Procedural systems程序化系統,將藝術家的想法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理解的語言。這套語言不是針對某個主題,而是將藝術家的思考過程轉化為可以量化和複製的一套計算機語言:如何構想,理解主題,如何找尋資料,如何確定合適的表達方式。換句話說,計算機學會的是一套方法論,而不是單純執行方式。而人類也因為這樣,能更好的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內部工作方式。

03

視覺文化中無關技術的表達:新文化符號的建立

每一次技術的進步,往往伴隨著人類表達方式的延展,繼而催生出更符合現代發展的新視覺文化。正如哲學家Jean-Francois Lyotard 曾論述過:」現代性,無論出現於何地,都離不開信仰的崩潰,離不開在現實世界中缺少對真實性的挖掘—這個挖掘的過程往往需要其他真實性的介入。」

對視覺文化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60年代。那個時期在轟轟烈烈的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(The counterculture of the 1960s)下,誕生了「垮掉的一代」、「嬉皮士」、「憤青」和種族主義,女性主義,性別主義等等多樣化的文化價值。這些噴湧而出的價值觀連同其背後複雜的社會成因無一不想被看見,被表達。所以視覺文化所承擔的「表現方式和表達載體」作用,要求它不能是單一性的,而是社會環境的整體性表達,並通過一種互動方式實現傳達和轉化。

"Visual culture is the visu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, not jus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vision."

-- Mitchel,J.W.T.

《Showing seeing : a critique of visual culture》

換言之,視覺文化是多種交叉背景綜合提煉出的「整體符號」。這種「符號的建立與表達」,更依賴於設計者的思考和創造。設計創造力的表現是於個體的表象中,找到集體的共意識。如果這種銜接性是可持續的,設計則建立了一種可成為「文化符號」的新秩序。安迪沃霍爾所創造的視覺語言,比如鋪天蓋地而來的罐頭和帶著魔幻笑容的夢露,把當時噴湧而出的消費主義轉化成為一個時代標誌性的文化符號,配合著大眾傳播的發展,成為一種可被記憶,被傳播,被消費的文化符號。

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,江河湖海不仅代表了一种自然的力量,同时也是一种“生命力”的表现(由个体凝聚而成的强大集合体)。TeamLab在其作品《Gold Waves》中,通过模拟波形的方式计算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,呈现出波涛汹涌感。同时借用“屏风”的结构,营造出“一步一景,移步换景”东方美学体验。现代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观察与有别于古人,但是在这样的视觉符号前,时空的限制被打破,观者进入作品中体会到的,更趋向东方哲学中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

視覺文化的著名研究學者Nicholas Mirzoeff曾經說「新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,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」。相較於過去的訴求,「非視像化」傳達可能是當下我們面臨的新挑戰之一。我們如何通過非可見的形式,去傳達設計想要的表達?大眾對設計這個詞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「一張好看的圖片」上,但設計者應看到設計的能力,在於優化我們的生活環境,所以除了「視覺化」,「更為綜合的體驗」是設計者需要更努力去實現的視覺語言之一。

以前我們在寫文字的時候也會被要求字裡行間的意境,中國的文化哲學和山水畫把「留白」視為一種表達的智慧。Roland Barthes在符號學里把文本分為讀者性文本(readerly text)和書寫者文本(writerly text)。前者的是讓讀者「接受」內容,後者是因為空間的多重性,會要求讀者積極參與聯想和意義衍生。如果把這種概念放到設計里,更像是在觀察中建立意識和表達的潛在聯繫,並通過「非視覺化」的表現方式引起內在認同感。

這種「意識進步-技術進步-表達進步」的循環,如同「術」與「道」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。習慣了用文字表達,開始接觸設計的時候,視覺語言對我而言是很沒有信心的部分。直到我更深入的瞭解其背後發展和訴求,也更明白比起「視」,所要表達和傳遞的「覺」的唯一性,更是對設計師的挑戰。

"AI is for efficiency. Humans are for inefficiency. "

-- Kevin Kelly

Reference

1. Denis Kozlvo,https://www.the-working-man.org
2. 《動蕩的60年代》,http://www.ifengweekly.com/detil.php?id=308
3. https://literariness.org/2016/03/21/roland-barthes-concept-of-readerly-and-writerly-texts/
4.Nasrullah MAMBROL, Roland Barthes’ Concept of Readerly and Writerly Text, March 21, 2016, https://literariness.org/2016/03/21/roland-barthes-concept-of-readerly-and-writerly-texts/
5. Mirzoeff, Nicholas. ‘What is visual culture?’
6. Rogoff, Irit. ‘Studying Visual Culture’
7. Rogoff, Irit. ‘Looking Away: Participations in Visual Culture’
8. Bhabha, Homi. ‘The Other question: the stereotype and colonial discourse’ in the Sexual Subject: A Screen Reader in Sexuality.
9. 吳瓊,《視覺文化研究:譜系、對象與議題 》《文藝理論研究》2015 年第 20154 期 第 25-38 頁
10. Mitchel,J.W.T.“Showing seeing: a critique of visual culture”,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, 2002, Vol 1 (2),p.170

圖片來源:
News.Adobe
本文圖片來自網絡,版權歸作者所有

視頻來源:
https://www.the-working-man.org/2017/04/procedural-content-creation-faq-project.html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ctQLF6CRAs

Photos by Chester Lau

About me

曾經最大的夢想是做一名戰地記者,現在正實現設計現實的理想主義者。去法國學習傳播學,結果被藝術所虜。在Frustum的半年,從一個寫字的人,慢慢變成手工者。有勤學未苦練,只能勉強算得上是做設計的人吧,希望與大家分享一路所得的同時,終也能做出讓生活更美好的設計。

Words by Emma Wang

Leave a Reply

Back to top